學員目標2017年1月28-30日挑戰香港終極越野跑比賽「四徑」,在跑步訓練以外,頭大半年必須加強下身肌力訓練。而臀大肌、臀中肌絶對是越野跑訓練中的主角。
無論路跑,越野跑,踏單車或所有跳躍運動,下身由屈到伸都牽涉到臀大肌(髖關節)、股四頭肌(膝關節)和腓腸肌(踝關節)。然而它們的主僕之分,有很多人弄錯,導致無數膝關節與踝關節問題出現。
在我之前文章有提過一個訓練非常重要的原則--由核心到四肢(Core to Extremety)。以此方式推理,臀大肌成為最接近核心的肌肉,而它也是身體最大及最具爆發力的肌肉。以上所講運動的都是由這肌肉所帶動,再以股四頭肌和腓腸肌予以協助。當它過勞或使用不當,股四頭肌和腓腸肌就被迫擔當主動肌角色,最常見是抽筋,嚴重會導致肌腱撕裂。
另外,運動表現提升的重量訓練極度講求獨特性(Specificity),訓練動作應以運動本身相類似。以上所講運動大部分需要左右腳交替使用,每次是單腳發力,因此,運動設計應以單腳為主,令臀中肌能參與其中。坐於機器伸展大腿(Machine Seated Leg Extension),或雙腳站地埋首深蹲(Squats) 硬拉(Deadlift),對運動表現絶對不會達到最佳效果。
圖中一、二Power Push Forward 乃高強度臀大股爆發力訓練。
圖三為單腳深蹲(Single Leg Squats) 尖對臀大股、臀中肌進行訓練,對提高下身平衡穩定有非常顯著效果,尤其在越野跑那崎嶇凹凸不平山路。
特別嗚謝:
Henry Ho
(2016年環大帽山越野跑115KM 段精英組亞軍.........下刪千個銜頭)
(「四徑」乃香港最長距離越野跑,橫誇麥理浩徑, 衛奕信徑, 港島徑及鳯凰徑,總長298公里,接近1.5萬米攀爬高度,選手需於60小時以內完成。由2012年開始,每年有幾十人參加,然而歷年來在60小時內完成的,不足十人。)